血胸急救指南:深度解析胸腔闭式引流术,从适应症到术后护理全攻略!19

好的,各位热爱健康知识的朋友们,大家好!我是你们的中文知识博主。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听起来有些严肃,但却在急救和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主题——血胸引流。别担心,我会用最易懂的方式,带大家全面了解这项救命技术。


各位朋友,想象一下,如果我们的肺部被胸腔内的积血压迫,呼吸会变得多么困难!这就是“血胸”的危险之处。血胸,顾名思义,就是胸膜腔内积聚了血液。它通常是胸部外伤(如车祸、锐器伤、跌落伤等)的常见并发症,也可能由手术、肿瘤破裂、血管病变等非创伤性原因引起。当胸膜腔内积血量达到一定程度,或者血液持续涌出时,不仅会压迫肺部,导致呼吸困难、缺氧,还会造成循环血量减少,甚至休克,危及生命。这时,一项关键的医疗操作——胸腔闭式引流术,就成为了挽救生命的利器。


血胸,究竟为何如此凶险?
血胸的危害远不止于呼吸困难。积聚在胸膜腔内的血液,不仅直接挤压肺脏,使其无法充分扩张,影响气体交换,还会因为血液中铁的含量,刺激胸膜,引起炎症反应,甚至导致胸膜粘连,影响肺功能恢复。更危险的是,如果出血量大且迅速,患者可能很快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,血压下降、心率加快、皮肤湿冷,最终危及生命。因此,对于临床上诊断明确、需要干预的血胸,及时、有效地进行引流是刻不容缓的。


核心治疗: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原理与适应症
胸腔闭式引流术,是利用一根特制的引流管,通过胸壁进入胸膜腔,将积血、积液或气体引流出来,并建立一个单向活瓣的闭式引流系统,阻止外界空气进入胸腔,同时通过水封瓶或负压吸引装置,促进肺部复张。


那么,哪些情况需要进行血胸引流呢?主要适应症包括:

大量血胸或进行性血胸: 这是最常见的指征。当胸腔内积血量超过500毫升,或胸片显示血影占据胸腔一半以上,或引流管插入后最初2-4小时内引出血液超过200毫升/小时,或者在引流后2-4小时内每小时引流量持续超过100-200毫升时,都提示出血量大或仍在持续,需要及时引流。
血气胸: 血液和气体同时存在于胸腔。
感染风险: 血液是细菌滋生的良好培养基,引流可以降低感染(如脓胸)的风险。
影响呼吸循环: 无论积血量多少,只要引起明显的呼吸困难、循环不稳定等症状,均应考虑引流。
预防性引流: 在某些胸外科手术后,为了预防血胸或监测出血情况,也会常规放置引流管。


虽然引流术非常重要,但也有相对禁忌症,如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,需要在纠正凝血异常后,在严密监测下进行。


引流术前的周密准备:确保安全高效
一项成功的引流术,离不开充分的术前准备。这包括:

患者准备:

沟通与知情同意: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血胸的病情、引流术的目的、风险、操作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,获得知情同意。
生命体征评估: 监测血压、心率、呼吸、血氧饱和度等,必要时建立静脉通路,纠正休克。
体位摆放: 通常取半卧位或坐位,患侧手臂上举抱头,充分暴露穿刺部位,以便医生操作。
镇静镇痛: 焦虑和疼痛会加重患者不适,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或止痛药。


器械准备:

无菌引流包: 包含手术刀、止血钳、持针器、缝线、无菌纱布、敷料等。
胸腔引流管: 根据患者年龄和体型选择合适口径的引流管,通常为Foley导管或专用胸腔引流管。
局部麻醉药: 如利多卡因。
引流瓶或引流袋: 包含水封瓶、收集瓶,必要时连接负压吸引装置。
其他: 无菌手套、帽子、口罩、碘伏、酒精、胶布等。


医生准备: 熟练掌握解剖知识,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。


血胸引流术的关键步骤:精细操作是保障
在局部麻醉下,医生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:

选择穿刺点: 通常选择患侧腋中线第5-6肋间为宜。这个位置避开了大血管、神经和乳腺组织,且位于肺下叶,对引流血液效果好。如果需要引流积气,则会选择更高的肋间(如锁骨中线第2肋间)。
局部麻醉: 用麻醉药逐层浸润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肌层,直至胸膜壁层,确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无明显疼痛。
切开皮肤: 在麻醉充分的穿刺点,用手术刀做一约1.5-2厘米的横行或斜行皮肤切口。
钝性分离: 使用止血钳或手指,沿肋骨上缘(避开肋间神经血管束)钝性分离肌层和筋膜,直到触及胸膜。钝性分离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组织的损伤。
穿破胸膜: 当器械抵达胸膜时,嘱患者屏气或呼气末屏气,迅速将止血钳尖端穿破胸膜。此时,常可听到“噗”的一声,并有血液涌出或空气逸出。
置入引流管: 顺着止血钳形成的通道,将引流管的尖端和侧孔完全置入胸膜腔内。一般成人置入深度约10-15厘米。
确认引流: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,有无血液或气泡引出。
固定引流管: 用丝线将引流管牢固缝合固定在胸壁皮肤上,并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。
连接引流系统: 将引流管末端与无菌闭式引流系统(通常是水封瓶或连接负压的引流袋)连接。切记,引流管的最低点必须低于胸腔,以利于引流。
X线复查: 术后立即行胸部X线检查,评估引流管位置是否正确,肺部复张情况,并排除并发症。


术后护理与严密监测:引流效果的保障
引流管放置后,护理工作同样重要:

观察引流液: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、颜色、性质。记录24小时总量,并注意引流液是否由鲜红色转变为淡红色、黄色,提示出血停止。如果引流液突然大量增加或颜色变鲜红,应立即报告医生。
保持引流管通畅: 定期挤压、抖动引流管,防止血凝块堵塞。保持引流管无受压、无扭曲、无脱落。
水封瓶管理: 保持水封瓶水面波动,观察是否有气泡逸出(提示漏气)。水封瓶应始终低于胸腔平面。定期更换引流瓶,并保持无菌。
生命体征监测: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、心率、呼吸、血氧饱和度,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加重、胸闷、面色苍白等。
疼痛管理: 引流管刺激会引起疼痛,应按医嘱给予止痛药。
鼓励早期活动: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,鼓励患者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,有助于肺部复张和引流。
并发症预防: 警惕感染、皮下气肿、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。


引流管的移除时机:细致判断是关键
引流管并不是永久放置的,当达到以下指征时,医生会评估是否可以拔管:

引流液量减少: 24小时引流液量少于50-100毫升,且颜色变淡、清亮。
无持续漏气: 如果合并气胸,水封瓶内无持续气泡逸出达24-48小时。
胸部X线复查: 肺部完全复张,无积血、积液或积气。
患者症状改善: 呼吸平稳,无胸闷、胸痛等不适。

拔管前,通常会先夹闭引流管一段时间,观察患者有无不适,再次复查X线,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拔除。拔管时,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或呼气末屏气,医生迅速拔出引流管,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或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切口,预防空气进入胸腔。


重要提示与免责声明:
血胸引流术是一项专业的医疗操作,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进行。本文旨在普及医学知识,提供一般性信息,绝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和治疗。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胸部外伤或疑似血胸症状,请务必立即就医,寻求专业帮助!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确保患者预后的关键。


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,大家对血胸引流有了更全面、深入的了解。生命健康,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,了解这些知识,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,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!我是您的知识博主,我们下期再见!

2025-11-12


上一篇:上海直播推广全攻略:本地化策略与高效营销实战指南

下一篇:微信贷款:便捷背后的陷阱与防范,识别合法引流与高利贷骗局